利川借硒博会东风促绿色转型
请用微信扫一扫
恩施日报讯(记者秦卫飞 通讯员刘明昌)在第二届硒博会上,利川绿色环保的富硒食品、原生态纯手工的民族商品、美味健康的特色小吃、独特富集的旅游资源、珍稀多样的道地药材,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近距离感知利川魅力,签约投资协议3个,总金额11.5亿元;采购协议8个,总金额12.8亿元。
为引导企业积极向绿色转型,2月4日,该市对38个先进单位、企业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开年后,青菜一上市就可以投入生产了!”2月6日,利川市民宝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赖军望着建设中的无菌生产车间对记者说。第二届硒博会一结束,他就立马投入200多万元进行技改,以提升建南咸菜的品质。据介绍,这个企业生产的“菜巴佬”牌建南咸菜在硒博会上大放异彩,现场的货品销售一空,一举拿下300多万元的订单。“1月20日那天,一位北京的投资公司老板在购买了我们的产品后,又专门来公司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最后看中了我们的生漆改型技术和速干技术两项国家专利,决定买断我公司30%的股份,投资3000万元共同开发。”德华漆木总经理潘晓梅最近忙着接待来自北京的洽谈代表,目前达成投资意向。在硒博会上,像德华漆木公司一样,把顾客变成投资商的还有苗仙富硒矿泉水公司、多仁多公司等3家企业。
借硒博会东风,利川围绕特色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兴办龙头企业,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之路,大力推进绿色富硒食品、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物流五大产业链建设,挖掘潜力巨大的绿色金矿。在资源转化上积极引导企业寻找突破口,将资源、技术、市场等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主导产品,进行多层次开发,形成产业开发链和产业带,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具有强大推动作用和雄厚支撑实力的经济优势。目前,该市初步形成名优级的绿色食品、绿色饮品、绿色果品和绿色保健品群,使相关企业联合起来,迈出了组建集团公司的第一步,“1+1>2”的整合效应在一些产业上初显:茶叶、豆干、莼菜、山药等相关企业,采取兼并、联合的方式组建的利川茶叶生产集团、利川豆干生产集团、利川莼菜生产集团和利川山药生产集团等已具雏形。
绿色转型,关键在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培育精品名牌,做强用活“利川天上坪(甘蓝、大白菜、白萝卜)”“利川山药”“利川莼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积极开展有机茶生产加工、ISO9000质量体系、HACCP食品安全保证体系等认证,重点打造利川功夫红茶“利川红”等公共品牌,争创国家级品牌。立足道地黄连产区优势,加大注册商标申请力度和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申报力度,推动中药材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有机、GAP和地理标志认证,整合已经取得的黄连品牌资源,集中打造“利川黄连”品牌。发挥坝漆酚含量高、膘度厚、亮光好、燥性好、浓度大的特色,依托漆木工艺制造,重振“国漆”雄风。引导、支持土家牧业、五洲牧业、多仁多实业、林创牧业等龙头企业争创精品名牌,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能力。
利川还着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把开发城镇、培育市场作为发展生产、致富农村、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快了南环大道城市综合体、利川市农贸城、龙船天街、西门农贸市场、金港商贸城的建设步伐;各乡镇也加强了以集镇基础设施为主的市场建设,多维度地发展和培育各类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劳务、技术、信息、金融等生产要素市场。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设在线商机、在线交易、政府服务的综合商务应用平台,建立覆盖全市、内容齐全的企业和商品信息库,使电子商务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