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保障“候鸟”食品安全侧记
请用微信扫一扫
六月度夏,十月返航,他们是这里的新市民。三五成群,亲朋结伴,这里是他们的栖息地。9月3日,在利川市苏马荡度假休闲的重庆“候鸟”络绎不绝。 近年来,随着利川市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和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到利川旅游度假。 近两年,利川腾龙洞、苏马荡、龙船水乡等景点周围的宾馆、酒店承载能力渐长,旅游中介慢慢把目光投向了距城区较近的集镇、城郊村。 在短短的4个月,全市约20万“候鸟”要“吃”在利川。而目前利川市内共有1000多户食品重点单位和4000多户食品经营单位,加之客源复杂、供餐密度高,对监管工作的挑战力度很大。 “候鸟”是一个有消费选择和要求的人群,作为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利川市食药监局一直在思考:如何延伸好自身职能,才能留住“候鸟”? 8月11日,利川第二届“候鸟”避暑文化节在该市凉雾乡马前村启动。当天,前来参加文化节的嘉宾1000多人。为保障当天活动的饮食安全,凉务食药监所派出2名队员提前前往保障,确保不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事件。 据马前村村支书康同生介绍,今年夏天是马前“候鸟”基地建成后首次营业,为更好地推广避暑项目,打造品牌形象,马前村以每人每天50元的标准提供食宿费,村内公共食堂可供400人同时就餐,在此期间,食药监部门的同志时不时地来巡查指导,让“候鸟”族放心在我们这里消费。 从市区出发,往东沿着326省道前行,大约10分钟的车程就到了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理智村。 “除了这里离城区近,它还有比较成熟的两个条件,一个是村民开的农家乐解决了‘吃’的问题,另一个是空房多且建得比较好,解决了‘住’的问题。”谈到为什么把理智村选为一个‘候鸟’居住点时,一旅游公司负责人说。 据理智村村支书陈利洪介绍,该村现有600多栋房屋,多为近几年新修的三、四层楼房,占地也多在100多个平方米。但是全村六七百人外出务工,很多家里只有老人、小孩留守,导致大量房间空置起来,现有的两家农家乐作为就餐点,分布在“候鸟”们暂住农家的中间地带,每到就餐时间,分散居住的“候鸟”们就自发来到就餐点集中就餐,东城食药监所所长肖文琼经常带队来两家农家乐“视察”,客人们尽管放心地“吃”。 “候鸟”在理智村的存在是最近几年避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除城区外,距离较近的凉雾、元堡、东城、柏杨等乡镇、办事处,随着谋道“大花谷”的热闹,这些地方的“候鸟”渐多。“利川今年的‘候鸟’超过了20万人,利川市食药监局根据人数,制定详细方案,全市一盘棋调动人员。为此,将对包括主要旅游景区、商业街在内的涉“候鸟”餐饮单位实施一级监督,特派监督员将驻点全程跟踪;对于辐射区内所有餐饮单位和城市运行区,则有相关人员每天巡回监督检查,确保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食品安全,以公共餐饮、小餐饮、集体食堂和保健食品等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候鸟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对经营环境、餐饮具消毒、人员卫生、进货渠道等进行重点监督检查。”该市食药监局长李天万说。 (网络编辑:刘翠玲) |
来源:恩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