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美,尚需塑造
请用微信扫一扫
利川的美是天生的,独特的地理位置给了他中部凉城的美誉。可以想象,夏天来此度假的人络绎不绝,乃至人山人海。与以往旅游观念的不同,旅游成为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这种游不仅是为了“玩”,甚至是为了“养”,养心、养情。当灵魂跟不上快速发展的脚步,就会出现旅游一窝蜂的盲动开发,越偏爱经济效益的上阵,越会使得一个区域的旅游资源遭到灭顶之灾。比如三亚,海棠湾上一条十多公里的路上,建了十家国际五星级酒店,这些酒店刚好将海棠湾的海岸线包围起来,资本垄断了稀缺资源。酒店周边并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设施、文化设置,内部也大同小异,唯独香格里拉推出了亲子度假概念,从内部设施包括泳池设计、草坪项目等偏向低龄儿童家庭的选择,算是有所差异。
据我们所知,利川也在建造自己的民宿村落,这个概念很好,让利川的老百姓也参与到建设中来,大家一起构建旅游城市。但核心问题也出现了,这11个民宿村的定位尤为关键。如果定位不准确或趋同,就会出现先开发再往上贴文化标签的情况,那么文化旅游的意义也就打了折扣。韩国首尔有个南山韩屋村,既有传统的士大夫的豪宅,又有普通民众的寒舍,甚至毗邻专门推送韩国民族音乐的首尔国乐堂。韩屋村内没有叫卖声,有的是陈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有者的作品,甚至还开设了文化讲座,民俗体验活动等项目,让人仿佛回到古朝鲜时代。文化是需要养心的,对民俗地域文化的开发尤其如此,在保护的基础上有的放矢。这个保护既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文化资源的保护。